蛋鸡饲料中用量最大的为玉米,通常在50%~70%,所以饲料饲喂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玉米质量的影响。而秋季天气转凉,采食量上升,如果在此新玉米上市之际不注意合理使用,往往会出现鸡群拉稀、过料,产蛋性能不高的现象。所以本文将从新玉米的特性、验收及使用做简单论述,以期对蛋鸡养殖户合理利用新玉米有所帮助。
一、新玉米的特性
1、水分高营养低,饲料报酬低
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北方,收获时天气已冷,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,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,所以玉米的原始水分一般较高。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-20%,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0-30%。水分高相应的干物质含量少,意味着各营养素含量会降低,以14%基准,玉米蛋白7.8%,代谢能3220Kcal估算,每升高1%水分,蛋白降低0.1%,代谢能下降37Kcal。
2、抗性淀粉高,不利于消化
新玉米收获后,并不等于完全成熟,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,新玉米中含有一种不易被消化的抗性淀粉,储存一段时间(5~6周)含量逐渐降低。抗性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,而在大肠中容易被大肠杆菌发酵利用,产生毒素引起拉稀,也会造成饲料转化率低的现象。
3、易发霉变质,引发腺胃炎肌胃炎
多数养殖户认为玉米霉变只发生在玉米贮存过程中,但实际上玉米霉菌分为仓储霉菌和田间霉菌。谷物在采收前后约25%已受到霉菌的污染,高水分的玉米存放时也容易引起发霉变质,这是引发腺胃炎的重要因素。
二、新玉米的验收及使用
了解了新玉米使用存在的问题后,从验收、保存、使用方面需加以注意:
1、验收新玉米时把控质量
由于离收储的时间较近,新鲜可口是新玉米的最大优点,但是新玉米往往水分含量较高,所以更易出现虫害、霉变的情况。所以在通常的水分、杂质、容重等玉米标准上(见GB1353-2009与GB/T 17890-2008),更应该重视感官指标、生霉粒指标。杂质>2%则拒收,不完善颗粒控制在5%以内,生霉粒控制在2%以内,降低在新玉米的储存时后熟化过程中的生虫发霉现象。
2、新玉米的使用
新玉米接收后可以进行预先的处理:
①新玉米过筛与过风,可以有效减少破碎粒及杂质在玉米中的含量,从而减少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,适口性也可以得到改善。
②储存陈化。新玉米需要入库储存5-6周,最好在一个月以上,经过后熟化以后再使用。
使用新玉米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:
①混合过渡。必须用新玉米时注意控制添加比例,可通过与高品质陈玉米逐步混用过渡,逐渐增加新玉米的添加比例,过渡期半个月以上,以减少抗性淀粉的影响。
②弥补营养。使用收购的玉米时,应定期检测玉米含水量,通过配方调整尽可能保证适宜能量蛋白质比。玉米水分超过14%,则考虑弥补水分引起的有效能值的缺失,常用的办法是提高玉米用量或使用高能量的油脂,可适当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。简单处理可以采用:玉米每增加1%的水分,全价料中添加0.3%的油脂弥补水分增加带来的能量减少。
③现用现粉碎。水分含量超过17%的玉米,脂肪酸值高,易酸败变质,所以高水分玉米应现用现粉碎。
3、寻求玉米替代产品
可以寻找其他饲料原料来作为蛋鸡的主要能量饲料替代玉米,比如小麦、高粱等。需要注意的是对比替代物与玉米间的营养差异,并针对性的补充,并注意替代物的抗营养因子含量。
举例:如果用小麦来替代玉米,根据NY/T33-2004所示,中国饲料号(CFN)4-070280的玉米的β-胡萝卜素含量在0.8mg/kg,亚油酸2.20%,蛋白7.8%(干物质86.0%),如果使用小麦来替代,可以看到虽然蛋白高6.1%,但β-胡萝卜素为玉米的一半,亚油酸低1.61%,会造成蛋重下降及蛋黄颜色变浅等,而其非淀粉多糖使得小麦的添加量也有所限制,并需要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小麦专用酶或复合酶。